二氧化锡和伽马氧化铝纳米材料表面结构的固态核磁共振研
近年来,纳米金属氧化物在能源、催化、环境和生物领域显示出巨大的潜力。纳米材料的表面结构与其性质密切相关,因此有必要在原子和分子水平上掌握这些结构信息。固态核磁共振是研究固体材料短程和中程有序的有力工具。它具有分析特定元素(核)、保留样品原始相、无损检测和定量研究的特点。本文采用固态核磁共振、x光衍射、透射电镜、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、热重分析、原子力显微镜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等方法,对二氧化锡和氧化铝的表面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。研究结果如下:1 .水热法制备了特别薄Sn02纳米片。研究了水热时间对产物的影响。结合不同温度下处理并羟基化的Sn02纳米片的119Sn质谱核磁共振数据和DFT理论计算结果,可以区分出Sn02纳米片表面几种不同的锡物种,表明固体核磁共振可以定量分析金属氧化物表面的原子比例。2.通过原子层法在氧化镁表面沉积了一层A1203。结合27Al1H质谱核磁共振和XRD研究了煅烧温度对上述体系表面A1结构的影响。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,相同质量的Al2O3/MgGa2O4的27 Al MAS NMR信号强度逐渐降低,可能是由于热处理改变了A1在不同化学环境下的构型对称性,导致相应的四极耦合常数(CQ)变大,使得光谱峰变宽,难以观察。